打字员,一个曾经非常吃香,可现在已经消失的岗位。
在七十年代或者更早直至九十年代初期,在国企或者大的集团公司,办公室有个岗位叫打字员,工作就是用打字机打印材料。
那时写材料,像大会发言材料以及计划、总结之类的重要材料,先打草稿,再抄写一遍,免得别人看不清,审核没有问题后交由打字员打字。而那时候的中文打字机,是一个一个铅字排列着,打字员看见的还是反字,拉着按键,找到要打的字,按下按键,铅字打在滚筒上的蜡纸,留下字的痕迹。
一篇材料打印好后,还要校对,有错的字再改过来,然后使用油印机油印材料。这个时段的打字员的工作,因为设备问题以及熟练程度,效率不高,还是很辛苦的,特别是眼睛。
到了八十年代末期,随着科技的发展,出现了类似现在电脑一样的打字机,中文处理系统,使用键盘,有专门的输入法,如著名的王永民五笔字型输入法。那时打字员要靠背诵记忆,记住专门的键盘,打印材料后用打印机打出,也可打印蜡纸,在油印机上油印材料。因为输入法一时半会一般人掌握不了,所以还是需要专门的打字员,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。
再后来随着发展,电脑的更新换代、普及,输入法也随之发展的更为快捷。电脑使用的人多了,中文的输入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容易,材料也不在纸上先写后打了,而是编写者直接在电脑上写材料,边写边改,输入、纠错、打印一气呵成,自然而然的不再需要专门的打字员。打字也由原先的一项专有技能变成了人人皆会,人人皆能。
不知不觉中,企业不再需要专职的打字员,原先的打字员也逐渐转岗,这个岗位随之消失,不再存在,而仅仅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曾经的痕迹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